《紫禁城的落日:慈禧传》全文阅读 紫禁城的落日:慈禧传小说章节目录

发布时间:2023-11-24 编辑:小编

110/紫禁城的落日:慈禧传2东太后慈安之死自光绪帝即位,慈安太后便不再主动听政,除非慈禧太后邀请。左宗棠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和西征新疆,李鸿章大办洋务和整顿江海边防、筹建新式海军,岑毓英平定西南回民起义,以及遣使与俄国就伊犁归还问题进行谈判等重要政务,虽然颁谕用的是两宫太后的名义,实际上慈安太后并没有怎么过问。这一期间,在重要的人事任免上,慈安太后也只在慈禧询问时才发表意见。比如,改调山西巡抚曾国荃驻守辽东;派刘锦棠等帮办西域军务;加吴大澂①三品卿衔,令随吉林将军铭安督办东陲防务;饬彭玉麟操练长江水师;调沈葆桢进京,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,督办南洋海防;起用淮军、湘军中久经沙场的名将如刘铭传、鲍超等……这些安排基本上是慈禧一人说了算,而慈安则“倦怠少闻外事”。光绪六年(1880)五月二十七日,鲍超奉诏进京觐见两宫太后,因西南形势紧急,有可能与法国发生武装冲突,作为汉人中的第一“壮勇巴图鲁”,慈禧派鲍超督办军务。鲍超觐见慈禧时,慈安太后并不在殿,鲍超表示一定要向慈安太后请安答谢,慈禧便让内监去请慈安太后。慈安太后不愿驳慈禧的颜面,过了一会儿来到殿内,简单地与鲍超说了几句。慈安太后问:“你这到湖南好多路?”鲍超回道:“轮船不过十余日至湖北,由湖北不过十余日即到任所。”慈安太后又问:“你咳嗽好了没有?”鲍超回道:“咳嗽已好。”慈安太后转而严肃地说:“本宫靠你们在外头,你须任劳任怨,认真公事!”鲍超惶恐回道:“仰体①吴大澂(1835—1902):字止敬,江苏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清朝官员、学者、金石学家、书画家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与沙俄谈判,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领土,纠正了“土”字界牌,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。其战略眼光与爱国精神令后人称颂。

第七章君臣母子/111天恩,臣不敢有负委任。”慈安太后最后问:“湖南尚有洋人否?”鲍超回道:“洋人曾到湖南,因湖南百姓聚众一赶,所以最后并没有到湖南。”从简短的对话可知,慈安与即将担当大任的鲍超只寒暄了几句,并没提及他去西南备战之事。她知道慈禧召鲍超来所为何事,但她早已表明凡涉及朝政大事,概不过问。这年夏末,慈禧突然得了一种呕吐不止、腹部胀痛的疾病,久病不愈。宫中御医都束手无策,朝廷便以光绪帝的名义发了一道上谕,让各地火速推荐医术高明的医生前来京城为太后看病,越快越好。李鸿章、李瀚章等人保荐了名医薛福辰,他不但医术高超,脑子也很灵活,把脉之后断定为孕后症状。这个诊断结果让薛福辰大惊失色,太后已孀居二十几年,怎么可能怀孕呢,假如此时说出真相必定招来杀头之罪。他灵机一动,只说老佛爷过于操劳,身体虚弱,湿毒侵体,导致腹痛呕吐,需要服用一些温补、舒筋活血的药。但这个药方是祖上密传,不能外泄,从抓药到煎制只能由他一个人完成。因为这样做有违皇室医规,所以他请李鸿章出面担保。慈禧对李鸿章一向很信任,她心目中的“李大架子”是个靠得住的人,于是答应按薛福辰所请照方吃药,几个月后病愈。外界的人只知道她在经历一次“血崩”后死而复生。这病症或许是民间杜撰,但可以肯定这段时间慈禧在养病,且宫中留有记录。光绪七年(1881)三月初六,时隔数月,慈禧在养心殿召集奕、宝鋆、左宗棠、李鸿藻、翁同龢、李鸿章、王文韶①等一帮满汉大臣议事,慈安太后也到场听政。大臣们先讨论了曾纪泽与沙俄签订的《中俄伊犁条约》问题,然后商议甄选南洋大臣。有人推举了曾纪泽,有人则认为曾纪泽资历不够,议来议去,始终没有结果。慈安太后像往常那样①王文韶(1830—1908):字夔石,浙江仁和(今属杭州)人,晚清大臣,历任湖南巡抚、兵部侍郎、云贵总督、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、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,官至政务大臣、武英殿大学士。

后续精彩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,回复书名即可阅读!
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紫禁城的落日:慈禧传》全文阅读 紫禁城的落日:慈禧传小说章节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