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有重开日,人回少年时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佚名

主角:赵煦,向皇后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粱惟简知道,既然他都能想到这一节,太后不可能想不到。

高太后继续轻抚着怀中狸奴柔顺的毛发,提起了另一个事情:皇帝去年曾说过,待到六哥出阁,必要以司马光、吕公著为师保……

有这个事情吧?高太后看向粱惟简。

粱惟简依旧沉默。

但沉默就是答案。

可资善堂,已经有两位直讲了……高太后悠悠说着:想办法,将那两位直讲外任地方州郡罢!

皇帝有时候办事,就是这样,瞻前顾后,犹犹豫豫!

既决定了让司马光、吕公著这样的老臣来给皇子保驾护航,又焉能继续任由王安石的邪说,蛊惑皇子?

深居宫中的太后,并不懂什么财用经济。

也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儿子要一意孤行的变法。

她在宫中,听到的、看到的、知道的,只有清贵老臣、外戚宗室、驸马公主们的埋怨、不满和怨气。

特别是,王安石当年一口气,将五服之外的宗室子孙,统统给革除了宗籍。

太祖、太宗的子孙,到她这里告状的,不是一个两个了。

市易法更是在汴京城里闹的鸡飞狗跳。

内臣、外戚,在她面前诉苦的,络绎不绝。

什么与民争利,盘剥过深!

又或者是汉武之法,莫过于此了!

所以,高太后一直在劝自己的儿子。

奈何,当今官家虽然孝顺,但在这个事情上,却不肯听她的劝说。

粱惟简静静的听着高太后的话,依然没有做声,但在心里面将事情记下来了。

高太后则已将手中的狸奴放了下来。

去看看皇帝罢!高太后说道,语气之中,多少有些落寞。

不管怎样,那都是她的儿子。

十月怀胎,辛苦生下来的骨肉。

如今,皇帝日渐疾重,眼看着皇帝日渐消瘦,高太后的内心,自然很难受。

粱惟简这才答话,道:娘娘,两府?臣,刚刚入宫,此刻当正在福宁殿中恭问圣体……

高太后迟疑片刻,才道:既是如此,老身待?臣们走了,再去看望皇帝吧!

高太后是一个非常尊重制度的人。

这和她的人生经历有关。

她出生大将之家,曾祖高琼、祖父高继勋都是名将。

生父高遵甫,虽然没了父祖的威名,但她的母亲却是来自另一个大宋名将之家,真定曹氏。

而曹家的另一个女儿,后来嫁入皇家,为仁庙皇后,是为:慈圣光献皇后。

慈圣光献皇后没有儿女,便将高太后,带到了宫中抚养,耳提面授,恩宠非常。

慈圣光献皇后,对于制度的尊崇,也因此深深的影响了高太后。

是故,尽管高太后不太喜欢自己儿子搞出来的所谓新法。

但也只是劝说,从未真正干预。

儿子是皇帝,天下事,自有处分。

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高太后对新法的不满,大都也来源于此。

祖宗制度,嘉佑之政,完美无瑕。

怎么可以随便破坏?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花有重开日,人回少年时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