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首席设计师

首席设计师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心田馨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玉皇庙没有集市,赶趟集,要走十多里的路,到镇上去。以前没有代步工具,只能走着去,要么拉个架车子,拉着老婆孩子,走亲戚。那时候还是土路,天干的时候,风一吹,黄土飞扬。雨天的时候,又特别的泥泞。那时候赶集的人也少,据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说,有人一辈子只赶过两次集的。李孟初中的时候,在路上遇到过这样的一位老大娘,六十多岁,在她的身上体现一个小字来,瘦小的个头,小小的脚,小小的手。她很小时候赶过一次集,五十多年后,赶第二次集,难免会很好奇,感慨一番。后来有了自行车,赶集市的人就多了起来。那时候,李云和李响结完婚,直接去了B市,省吃俭用,配了两大件,电视机,缝纫机。电视机,缝纫机是李孟出生的时候添置的,孟妈执意要买这么两件东西。当时的电视机不是太多,即使后来,李云因为孩子上学问题和李响发生分歧,李云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娘家,A市C镇的李家庄。雇了一辆大卡车,拉着一些家具什物,当时这两大件在农村很少见,尤其是电视。以前大家都是去看露场电影,看大戏,男女老少,拿着小板凳,很是热闹。有了电视,黄山牌的,大家都到李怀龙家看电视,虽然是黑白的,每天家里挤得满满的人,当时也就一个地方电台,A市电视台,播出时间很短,也就三四个小时。当时大家很热衷看的一个电视剧《西游记》。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加快,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,从李家庄的变迁,可以整体得看到一个新农村的新面貌。他们像城里人一样,有了电话,大彩电,电冰箱,洗衣机,摩托车,电动车等等。曾经的露天电影,现在也没人去看了,有了VCD,DVD,家庭影院,有部分家庭也配上了电脑,联了网。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快乐和便捷。曾经天天高客满堂观电视的热闹场面,也早已成为了历史的尘埃。现在C镇和玉皇庙通了两班公交,来往更加便利。曾经天干黄土飞,雨天黄泥滑的土路不见了,铺成了明亮的柏油路。

小李孟兄妹三个,听说要到老娘家,都很高兴,刚走出一里多路,就开始嚷着走不动了。孟妈把他们抱到架车子上。后来,有了自行车,孟妈一次带三个孩子,前杠上是李锦,后座李孟兄弟。每当兄妹几个去看大姨,大姨总很风趣的说:“大部队又来了。”

架车子是农村常见的一种运载工具,也有的地方叫平板车。车身长两米多,宽八九十厘米。木头架子,车身和车帮用长短不一的木板拼合成的,有的讲究牢靠,两边的帮上用铁皮钉上。有一对长长的车把子。左右用两根横木削成的,像少女伸开一对细长灵巧的手臂,捧着丰收的粮食,在歌唱,可拉可推,可用人拉,也可用牲畜拉。在北京农村能看到这样的车,用骡子拉着,不过这种平板车,用的都是汽车轮子。随着改革发放的步伐,这种车子也越来越少。两个钢圈上各有一个可充气的轮胎,和自行车的车胎差不多,不过比自行车的车胎要宽很多,结实很多。不太容易破,有时候也有爆胎的情况。中间有一个成长轴承。李孟曾经还为这样的车子,哭过鼻子。好多班级的女生来劝,以为被谁欺负了。当时有教委要到学校视察,他们在搞卫生,美化校园。把校园里的一些砖头,枯草拉出校园去。老师布置了任务,离家近的,一个人拉一个架车子过来。当时,孟妈要用车子,拉红薯。李孟空手到学校,被老师骂了一顿,很生气,趴在位置上哭。后来,老师罚他扫校园,那么一个大的校园。他就一个在那里扫呀扫呀,扫到太阳都落山了。有几个老师在一旁笑。校长过来抱怨说扫的不干净。姜老师批改作业忘了时间,等他改完作业,走出办公室的时候,李孟还在扫。姜老师,就把他叫了过来,说这样的孩子太少见了,这样执拗认真,放他回家了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首席设计师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