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回首前行路

回首前行路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佚名

主角:李肇星李景贤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53岁那年,我出任驻俄罗斯使馆公使。我到莫斯科当天深夜,时任驻俄大使王荩卿同志拉着我的手,脸上闪着信任与期许,轻声说:“使馆这一大摊子,全拜托给你了,我当甩手掌柜!”之后,则微带怒气说:“我向部里要你,都快一年了,可你就是不来,想去乌克兰当什么大使!基辅(使馆)那里才七八条枪,我这里则管着两三百号人,你说一说,这个天地有多大!”从一年前他要我去当公使的时候起,我内心一直就很明白,这位老领导是在有意给我这个后辈压担子——我国驻外数一数二的大馆担子。我在公使任上工作虽不到半年,但得到的锻炼机会,比在某些地方工作几年还要多。

62岁那年,我从国外调回,办了退休手续。退休之后,由我和夫人王佩蒂同志、俄语界后起之秀朴扬帆女士合著的《伏尔加风韵·俄罗斯》,作为“外交官带你看世界”丛书中的一本,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、香港万里书屋分别在上海、香港出版。俄罗斯是一本“大书”,我“读”它,已经读了好几十年,至今仍不怎么读得懂,因而写它,绝非我个人能力之所及。俄罗斯的厚重与宽阔,我们三人这一小点儿笔墨,岂能承载其亿万分之一二?只是在数十位前辈、领导、老师、朋友的热情鼓励、指点、支持和帮助下,我们才鼓起勇气,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主要写一写自己的亲历亲闻,加上少许所感所悟,编一本小册子。

以上所列的,是我人生几个关键节点。我常常思索:如果不是遇上全国解放,如果不到北京俄语学院学习,如果不在翻译处俄文组起步,如果不参与一件件对苏联—俄罗斯方向的工作……我会是什么样的我?如果说自己一生做过一点儿对社会有益工作的话,那么,起作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中,何谓主?何谓次?在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先生家中堂室一副对联中,我找到了颇为贴切的答案:来是偶然,走是必然。据说这是句禅语,它正好道出“你我他”般平凡人生,一个“个体的人”,实在微不足道,在世时与将要西去,都一定得轻看、虚看自己。有一次,我国一位著名演员、导演谈起在国内曾有较高知名度的妻子时,说出这样一句令人感触颇深的话:“对她,我总是仰视的!”是啊,对人,要善于仰望;对己,要惯于让人俯视。

3年前一天中午,李肇星同志在北京***国宾馆,给我讲过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。时任外长的他,一次在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时,遇到一名女中学生突然发问:“李部长,可否提个异想天开的怪问题?”他欣然应允。这位女同学心气甚高地说:“我特别想当中国首位女外长!李部长,我怎样才能圆这个梦,请您给指点指点。”现场立即发出一片“啊”声!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回首前行路
返回顶部